一月效應是真是假?美股全年走勢就看一個數據
- K

- 2022年1月3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2022年2月7日
踏入新的一年,很多人都會制定新一年的投資策略,需要大概預計今年市場環境的狀況。究竟有沒有值得參考的歷史數據可以統計出一些規律?答案是有的。相信有很多投資者也聽說過美股的一月效應,一月效應簡單來說就是指美股1月份多數是升的,而且升的幅度也比較高,背後原因眾說紛紜,有些人認為是因為美股有資本增值稅,投資者會12月份賣掉股票,之後在1月買回,又有些人認為是因為基金在12月年底粉飾櫥窗賣掉一些股票,之後在1月份買回,另外還有些人認為是因為12月份年底很多公司也會出年終花紅,所以1月份就有更多新資金投入,所以一月效應就出現。不論背後什麽原因,究竟一月效應是真的還是只是都市傳說?即使有,那最近10年這個效應有失效了嗎?我們來看看統計數據,讓數據說話。
S&P 500 指數 | 有史以來 | 最近10年 |
統計年份總數 | 59 | 10 |
上升次數 | 35 | 6 |
上升機會 | 59% | 60% |
平均升幅 | 4% | 4% |
在S&P500有史以來有59年的數據,在這59年間,1月份上升的次數有35次,即是有59%機會是上升的,某程度上一月效應也是有點根據的,起碼升的機會大於一半,更值得留意是1月平均升幅是4%,以單月來說是很高的,相對上S&P500平均每年升幅只有9%。現代的投資市場跟數十年前的可能很不一樣,很舊的數據可能已經沒參考價值,所以我們可以看最近10年的數據。在最近10年,1月份上升的次數有6次,機會率是60%,跟有史以來的數據相近,而且最近10年1月份平均升幅也是4%,跟之前的數據也非常接近,當然歷史數據不一定代表將來都會一樣發生,但一月效應確實是有一定的根據值得留意的。
除了一月效應之外,還有一個有趣的數據,稱之為紅盤效應。紅盤效應就是指如果1月份是上升的,那該年全年很大機會都是上升,而且全年升幅也是高於平均值以上,我們又以有史以來59年數據跟最近10年數據,來看看紅盤效應究竟是不是真的。
S&P 500 指數 | 全年 (如果一月上升) | 最近10年 |
統計年份總數 | 59 | 10 |
上升次數 | 30 | 5 |
上升機會 | 86% (30/35) | 83% (5/6) |
平均升幅 | 15% | 17% |
在S&P500有史以來的59年的數據之中,1月份上升的有35次,而這35次之中,有30次全年是上升的,所以如果1月份上升,那該年全年上升的機會就是 30/35 = 86%,更特別的是該年平均升幅高達15%,大幅高於平均值的9%。而在最近10年之中,1月份上升的有6次,在這6次之中,有5次該年全年是上升的,機會率是 5/6 = 83%,跟歷史數據也很接近,而且平均升幅也有17%,是明顯比平均值高的。
總括而言,關於一月的有兩個效應,分別是一月效應跟紅盤效應,通過以歷史數據證明,一月效應是有一定根據的,有6成機會是上升的,平均升幅有4%,更值得留意是紅盤效應,如果該年1月份是上升的,那全年上升的機會高達8成以上,平均升幅更有15%以上,當然要注意的是歷史數據只可以作為參考,要按自己需要制定投資計劃,需要時請咨詢專業顧問。
讓數據說話,下回再見。
本公司自行研發了一套風險平價 (Risk Parity) 資產配置組合系統,是很多國際大型基金也有應用的技術,可以針對個人選擇的投資組合,以該相關資產的相關度及波動性,用人工智能系統計算出分散風險的最佳分配比例作為參考之用,並同時可得到本公司每月月刊,獲得更多環球的數據分析報告。如果有興趣訂閱這項月費服務,可以電郵到 cs@aiboai.com.tw 或致電 (02) 77551983查詢詳情。
免責聲明︰任何內容及資料只供交流及學術之用,並不構成任何邀約、招攬、誘使或邀請,亦不構成任何種類的投資建議及推薦。本文章所提供的資料並不保證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一概不負責。投資涉及風險,價格可升亦可跌,更可變得毫無價值,而所呈列的過往表現資料並不表示將來亦會有類似的表現。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



留言